中国设施网 - 设施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古代著名的水利设施——诸葛堰(大海子) |《记忆保山》
7.biz | 商业搜索

古代著名的水利设施——诸葛堰(大海子) |《记忆保山》

信息来源:sheshi.biz   时间: 2025-09-11  浏览次数:88

  诸葛堰,俗称“大海子”,位于保山市城南4公里的诸葛营村西,是保山古代著名的水利设施之一。诸葛营,原名凤凰村,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时,驻军在凤凰村,由于当时气候多变,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依靠流经村北的大沙河,而大沙河历来都是夏秋泛滥而冬春干涸,为解决军队用水困难,军队就组织军士和村民凿池蓄水以防干旱,其用砖石砌堤西枕山坡,北、东、南堤长150丈。建成之后,军中将士常常驱马于此就饮,故其始名为“饮马池”。驻军走后,当地人民为感怀诸葛亮兴修水利的恩德,把“饮马池”改称为“诸葛堰”

  记忆保山

  大海子(诸葛堰)全景

  诸葛堰建成以后对当地的农耕业及畜牧业都有较大帮助,历史上对诸葛堰进行了数次的维修,至今仍对保山的农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它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饮水问题,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品。

  《永昌府志》中有关诸葛堰的记述

  据《永昌府志》记载:诸葛堰有三。武候所筑,俱在城南十里法宁山下。曰“大堰”。甃石为堤,厚一丈二尺、高一丈,周九百八十余丈。明成化间,御史朱皑加筑,分水口为三,灌田数千亩。其东曰“中堰”。源出九龙池三十六号水汇沙河水蓄为堰,周三百三十七丈,分水为三,灌田数千亩。又东曰“下堰”。周二百八十丈分水口为二,灌田千余亩。

  诸葛堰关闸蓄水的时间约为每年农历的重九(即九月初九)迨至下年小满日开闸放水,并立了一块放水碑(下图),规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确定了一定的惩戒规范。自此,诸葛堰水利工程日趋完善,成为古代滇西兴修水利设施的典范。

  轮放大海水规碑记

  碑文

  轮放大海水规碑记

  永昌水利,北有龙王潭、九龙池,此二水皆源泉耳。南为诸葛一堰,今群称为海,即其是也。例以上年重九日塞纂关口口邀沙河水以注之。不一二旬流动充满,浪鼓千层,过减口行焉。迨至下年小满日开海放水,以便乘时耕种。纂口前以木板作水平,照钱粮数分为四大沟,各带寸水一分。外有岔墓半沟,合之共四沟半云。每值冬末春头,河水消缩,轮放纂泄余沥,其斑(班)次悉照开海水规。凡此诸项规范,皆是前人酌定之条,皆是前人通行之例。居水之上流者,尝曲体水尾之艰难,至公至平,毫不侵霸,初何有乱期掘岸,挖板阻截,以致纷争祸启者。而今人渐不古若矣。本年秋季,又是塞纂之期,大众会议,念及水板木不耐久,以石易之。更且遥想前规,经勒石以诏将来,故表而彰之,属工条例于其此,令书深刻,万目昭然。惟愿永遵成规,毋滋陋弊。庶人心平而水利均,亦可以仰达武侯创始之公心也矣!

  规条开后:

  一纂外四沟水板尺寸,议定每一班着七寸宽,三百户沟系八班,应着五尺六寸宽。东南后所三沟,每沟系七班,应共一丈四尺七寸宽,各沟寸水在内。

  一禁紊乱班期,擅掘岸头并挖通板底,盗截班水。如犯一规,罚银二两,修海公(用)。

  一重九寒算后,岔篡沟水头守满水过减口厥后,四大沟水头轮守至河水干后。如有违候(误)者,罚银五两,修海公用。

  一开慕水干之后,河水复出,仍系各沟水头守入海内,照班分放。如有沟众紊乱班次,罚银五两:如有水头违慢(误),罚银口两,俱入修海公用。

  一冲放河柴,旧例只屯扎杨家园处,不得擅下海口。如违,禀官究治。

  一所定规条,不得磨灭,如有犯者,禀官究治。

  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日四沟裕士刘天卫、徐国经,董希哲:苏廷桂、苏林......(略),水头闵士俊、苏清、朱必达、苏廷秀暨众姓老幼人等同(立)。

  资料提供:保山市档案馆   文:余宏云

  责编:李银团 | 编辑:戈素敏

  审核:杨波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设施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