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可夫元帅
中东,世界局部战争的爆发地,用“火药桶”这样的名词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就在最近,以色列搞了一场空袭伊朗核设施的演习,而美国派出一位军官全程观摩演习以表示对以色列方面的支持。
这无疑是美国军方的表态,美国军方强烈支持以方,而且通过观摩以方空袭伊朗核设施的演习,美国军方或许能做出准确的评估:以方空军是有实力可以摧毁伊方核设施的。
然而,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以方和伊朗并不接壤,1981年,以方空军的F16和F16能打掉伊拉克的核设施,因为伊拉克和以国就挨着。如今,以国的F35想打掉伊朗核设施,就得面临伊朗空军战斗机和防空导弹部队的重重考验。
以国还缺乏攻击伊朗核设施的特别合适的弹药,如果伊朗报复以国,整个中东地区将陷入更大规模的混乱当中,进而波及沙特等其他中东国家。这种混乱恰好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

那么,这件事情该如何解读呢?
第一,这是美国给伊朗施加压力的一个步骤。当前美国在全球有多个战略打击对象,但现在美国的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远东亚太和东欧乌克兰身上,对于伊朗,美国采取尽可能施加压力而不动武的策略,迫使伊朗在未来的谈判中做出让步。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布局。乌克兰、亚太,美国为了全球霸权都得在这些地方驻扎部队,但是对于美国而言,维护全球霸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某些方面作为重点地区,需要美国投入更多的军事力量,某些方面作为次重点地区,维持美国的常态化军事压力就可以了。

对于当今的美国总统拜登而言,他的重点在乌克兰和亚太。亚太不用说,一直是美国经营数十年的重点。而乌克兰方向,拜登已经签署命令,向欧洲增派3000多美军和F15战斗机中队,欧洲可能成为美俄博弈的新战场。
欧洲和亚太,美国投入了重兵,那么在中东地区的伊朗方向,美国自然是作为次重点部署的。对于伊朗核问题,美国的态度是:继续保持对伊朗的军事压力,但主张采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只不过,这种军事压力的存在是美国要给伊朗施加压更大的压力,而以方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国和“代言人”也自然成为美国在伊朗核问题态度的直接体现。

就事论事看以国演习轰炸伊朗核设施这事情也就不难发现,美国在此事的态度是体现的相当明显。美国此举就是在敲打伊朗,核设施这个问题,美国没有忘,希望伊朗做事别触碰美国的底线。如果触碰美国的底线,就算美国不会打伊朗,但以方有可能会代表美国的意志进攻伊朗。这样一来,拜登当局既能炸掉伊朗核设施,也能避免美军直接参战而卷入和伊朗的战争,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拜登当局会继续武装以方,让以方作为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对伊朗施加压力,甚至不排除施加更大压力的可能。
第二,美国当局希望通过派出军官观摩以方空袭伊朗来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做准备,掌握更多的选票。

中期选举是今年美国政坛面临的一件大事,拜登要在中期选举上面临共和党的挑战。
面对共和党咄咄逼人的压力,拜登该怎么做呢?伊朗核问题是美国面对的重要国际问题,拜登必须在伊朗核问题上显示出比共和党和特朗普更高超的处理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拜登显然吸取了特朗普处理伊朗核问题的教训,在保持美国对伊朗压力的原则上改变了某些具体策略。
特朗普对伊朗核问题的错误策略包括:
直接停止伊朗核问题的谈判,此举激起了欧洲国家的反对。特朗普的举动让自己在美国欧洲盟友中陷入“孤立”的局面。
采取暗杀手段打击伊朗革命卫队的高级官员苏莱曼尼,伊朗用导弹攻击驻中东美军基地。

由于特朗普在对外政策上太过于激进,不符合美国传统的路线,让特朗普失去了美国很多盟友的支持,这对于美国政坛而言无异于一件坏事。在2020年的大选中,特朗普失去了总统位置。而作为己方派系的拜登就得吸取前任总统失败的教训,重新整合美国传统的外交思路。在伊朗核问题上,拜登当局的发言人就表示,美国希望能重新启动伊朗核谈判,这就证明,拜登在伊朗核问题的处理思路基本和奥巴马一脉相承。
但是,拜登恢复伊朗核谈判的思路又被共和党方面认为是拜登对外的软弱,而特朗普又在台下指责拜登当局的“软弱”。这样一来,拜登既得避免共和党指责的口实,又得吸取共和党前任总统特朗普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的教训,为赢得中期大选做准备。
在这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拜登当局就做出了一个折中的,能照顾到己方派系和共和党双方面的利益伊朗问题方案:既对伊朗施加压力,满足共和党的“愿望”。又在伊朗问题上采取不像共和党特朗普那样过于尖锐的,激化矛盾的做法——一方面,美国对伊朗施加压力,允许以方空军模拟空袭伊朗核设施,甚至派出军官全程观摩以方的空隙演练,但另一方面,不关闭伊核问题的谈判大门。拜登的这种做法,确实比特朗普聪明很多,也显示出拜登在思维上比特朗普的成熟。毕竟拜登曾是奥巴马的副手,也是奥巴马路线的继承者和追随者。
【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