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民生保障目标,提供多项基本公共服务。
来源:健康报、南昌日报

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所有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都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要达到100%。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民生保障目标,提供多项基本公共服务。
养老服务方面《规划》提出,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
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管理,落实新建城区、居住(小)区“四同步”工作规则,严格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稳步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达标工程,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将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特殊困难高龄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
鼓励有条件的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前提下,逐步为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等老年人提供低偿或无偿集中托养服务。健全养老服务培训机制,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壮大养老护理员、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社会服务方面《规划》提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覆盖全省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升孤弃儿童集中养育、医疗、教育、康复水平。加强留守儿童较多的欠发达地区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建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保障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设施或救助站,实现救助服务网络覆盖全部市县。
《规划》提出,逐步完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提升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水平,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帮助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动态调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