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施网 - 设施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通路、通电、通水——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F.biz | 商业搜索

通路、通电、通水——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信息来源:sheshi.biz   时间: 2022-10-16  浏览次数:11

  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中形容西藏的道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逐步建立起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海报拍摄:觉果、侯捷 海报制作:张宸、旦增努布

  今年5月,第二条通往墨脱县的交通要道派墨公路全线贯通。公路建成通车后,林芝市区至墨脱县的公路里程由346公里缩至180公里,通行时间缩短8小时左右。

  “公路通了后,我们的茶叶、石锅等特产就能卖得更好,不然像柠檬这些作物有时因为道路不通,只能烂在地里、挂在树上。”墨脱村民次仁感慨道。

  

  派墨公路米林明线段部分公路(2020年11月5日拍摄)。董志雄 摄

  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阔步向前,不仅改变了农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5年来,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7亿元,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增长三成多、达到8.9万公里,654个乡镇和4094个建制村通硬化路,乡镇、建制村通达率达到100%和99.96%,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城和主要乡镇。

  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西藏实现主电网全区覆盖。

  

  “以前没通大电网,电压不稳定,还经常停电,有时一停就好几天,生活特别不方便。现在用电稳定了,做饭用电饭煲,打酥油茶也用上了搅拌机,生活幸福多了。”阿里地区改则县改则镇居民卓玛说。

  随着西藏“户户通电”、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及改造、新一轮农网改造、“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工程相继完工,全区主电网不断覆盖延伸,西藏缺电成为历史。

  不仅用上好电,农牧民群众也喝上了好水。

  

  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内,次仁卓嘎终于在家里用上了自来水。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脱贫攻坚之初,西藏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万人,其中不少人生活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地区和交通不便的深山峡谷地带。喝上安全水是西藏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冬季没水,只能去河里凿冰取水。搬迁到森布日后,我第一次喝上了自来水。”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村民次仁卓嘎,搬迁到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她说,新居不仅海拔降低了1000多米,更重要的是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备,让她更有底气去追逐新的生活。

  

  藏中联网工程输电线路。卢忠东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投入资金51.1亿元,实施农村供水工程1.81万余处,全区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9%以上,并持续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新增73万亩。

  如今走进西藏农牧区,所有行政村都有移动信号,光纤宽带通达率为99%,现代通信网络体系让西藏驶入“信息快速路”。

  

  冬日里的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 新华社记者 陈尚才 摄

  玉麦乡这个曾经的“三人乡”,如今已家家户户住新房,硬化道路通家门,电不停、水不缺,WiFi信号家家通。记者在玉麦看到,年轻人都拿着手机,熟练地使用着微信和抖音。

  “70年来,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给高原农牧民群众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格桑卓玛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设施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