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以色列军队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的杜迈尔地区发动了袭击,叙利亚防空部队随即发射导弹对此作出回击。令人冷汗直流的是,叙利亚发射的导弹中,有一枚落在了以色列南部内盖夫地区的迪莫纳核设施附近。报道援引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的说法称,有当地人在该处核设施附近的村庄听到警报声,还有人称核设施附近发生了多起爆炸。
从社交媒体上的视频和照片来看,叙利亚防空部队发射的导弹触发了迪莫纳核设施附近的防空拦截系统,不过导弹是否被拦截目前说法不一。以色列军方在随后的消息通报中表示,叙利亚防空部队使用的是一枚SA-5型远程导弹,这种导弹直至目前仍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之一;爆炸地点位于内盖夫地区南部,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是叙利亚方面刻意袭击该地区。以色列军方还表示,截至目前,这一事件没有导致人员伤亡。
冷战时期出于反苏的需要,美国曾默许以色列与南非联合研发核武器
据了解,迪莫纳核设施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运行,是以色列重要的核研究机构,同时被外界认为与以色列非法持有核武器一事关系密切。1986年,曾在该设施工作的一名技术人员瓦努努向外界披露了迪莫纳核设施与以色列核武器计划的关联,当年随即在意大利遭以色列摩萨德用美人计诱捕回以色列,并被判18年监禁。2004年瓦努努获释后仍然被禁止离开以色列,同时遭到以色列官方的严密监控。
不难看出,这一核设施对以色列的国防安全至关重要,甚至不惜为此侵犯人权、遭受西方国家的指责也要维系秘密。此次核设施险些遭导弹攻击,背景则是以色列长期对叙利亚内政进行干涉。由于美国目前正计划从中东地区抽身,导致该地区出现相当的权力真空,伊朗和阿拉伯国家都在努力谋篇布局,试图在未来没有美军的中东争夺最大的话语权。以色列虽然并非阿拉伯国家,却是对于中东话语权最为关心的国家,因此自叙利亚战争开始便持续轰炸叙利亚境内各路目标。
巴比伦行动令F-15和F-16战机一战成名
历史上以色列曾两次袭击他国核设施,第一次是1981年的巴比伦行动,以色列借两伊战争的契机,通过精密的规划和战术成功摧毁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核设施;第二次则是2007年的果园行动,以色列担忧中东出现第二个有核国家,与以色列形成类似印巴一般的相互核威慑,因此效仿巴比伦行动再次秘密规划轰炸叙利亚核设施,并于当年9月付诸行动。
以色列对于国防的过度追求使其加入到了中东地区霸权争夺战之中
作为一个非法拥核国家,以色列的核武器被认为是在美国纵容下用以确保其在中东执牛耳者地位的王牌。而随着美国逐步从中东地区抽身离开,以色列对于自身国防安全的重视有增无减,核武器可以说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唯一可以保护以色列不重蹈历史覆辙再度灭国的唯一手段。正因如此,此次以色列核设施险些遇袭才会引发各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