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美国的军事角力一直在持续,这个中东大国作为为数不多的中东地区还敢直面美国威胁的国家,为自己的安全费尽心机,原本打算用核武器来保卫自己安全的伊朗,最终在国际社会的一片压力之下,选择和美国妥协,换取美国的解除制裁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后来的结果是发现原来是一厢情愿,美国根本就不是说你终止核设施的研发,就不对对你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相反,伊朗没有了核武器这个核心筹码,在于美国的对抗中事事都处于相对的被动地位。有人说,伊朗是太过相信美国,才有了今天的被动局面,现在作为本国支柱产业的原油出口,在美国的威胁之下销量下滑严重,还好有一些平衡力量,在维系伊朗的石油出口,伊朗还有一线生机,但是现在国内的投资下滑严重,面对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国际社会的资本不会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伊朗。
都说是伊朗轻信了美国,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伊朗自己在核设施或者原子能发展计划当中没有准备自己的后手吗?事实证明,伊朗并没有那么傻,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证,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背后都是核武器的强大力量支撑,伊朗的安全感缺失的情况下,去寻求核武器的保护的逻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路太漫长,代价太高,在最危险的时候选择停手,和美国达了暂时的停手。我相信当时博弈的多方力量都是心有不甘的,伊朗保留了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力,只是用的材料其他国家提供,国内还保留由核反应堆,用于发电,但是,武器级的铀浓缩活动被冻结。伊朗为自己的核力量的保存找到了一个合法的理由。
以色列总理公布的“伊朗核档案”打破平静,有图有真相的支出,伊朗还在继续着核能的研究,并没有完全放弃核武研发,并且核武基地的照片被以色列公布,并且说,有可能一年能生产一到俩枚核弹。这个报告把原本平静的一伊核协议打破,并且美国的再一次发起修改伊核协议或者说撕毁伊核协议的动因就在于此。美担心伊朗还留有后手,一旦成为事实,问题就没那么好解决了。
伊朗地处中东的咽喉地带,如果没有制裁,伊朗国内的经济会发展的很好,依靠石油出口的源源不断的利益输入,伊朗的国力成长会迅速攀升,但是,这不是有些国家想要看到的, 不停摆布,只能让你没有活路,这样的霸权逻辑不仅仅在一个国家上演,近邻伊拉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伊拉克的重要程度没有伊朗关键,现在抽身叙利亚、撤军阿富汗的山姆大叔下一个主要目标大概率就是伊朗。